Search

開設一個FB專頁,在現今這樣的數位時代,說起來也不是什麼特別需要大書特書的事兒;但,對於五十歲之後的...

  • Share this:

開設一個FB專頁,在現今這樣的數位時代,說起來也不是什麼特別需要大書特書的事兒;但,對於五十歲之後的我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選擇。

我選擇從這個專頁做為起點,說一些關於吉他與音樂的事,來對過去許多值得懷念的人、事、物,做一個收納珍藏的歷史整理;也對於臺灣音樂製作環境的未來展望,做一些個人觀察的心得分享,期待從開始投入音樂製作以來的這將近三十年,還可以有一點承先啓後的作用。

我很懷念年輕時候、用非常土法煉鋼的學習模式,在放學之後跑去當時台北雖然不多,但都各具特色的樂器行,看著那些陌生的老師們展示著他們不知從那兒弄來的國外音樂錄影帶裡的那些吉他英雄的厲害招式,聽他們在煙霧裊繞的狹小空間裡,吞雲吐霧地高談闊論著音樂究竟應該是怎麼回事;那對於一個才剛開始接觸吉他的高中生來說,應該就算是見識到了神的境界。

我也很懷念後來進入了流行音樂製作環境,在台北雖然不多,但都各具特色的錄音室裡,看著那些締造流行音樂銷售奇蹟的製作人們、編曲家們、各種專業的職業樂手們,在煙霧裊繞的上千萬的工作空間裡, 吞雲吐霧地高談闊論著音樂究竟應該是怎麼回事;那對於一個嚮往完成音樂夢想的年輕人來說,那些神級的人物就坐在你的旁邊,指導著你這個時候音樂應該如何被完成,我不知道天堂是不是就應該是長得像這樣。

我的成長,是因為這些人, 是因為這些人談笑風生地就將許多珍貴的經驗,分享給我這塊海綿;他們也沒多想什麼,就這麼自然地做了,而我在旁邊,拾綴起他們的珍珠,裝飾在自己的身上,似乎也就有了光彩。

我遺憾的是,後來環境變化了,那些原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人們交談的溫度,漸次轉化成為看不出情緒的數位交換了。

我理解時代的演進,我也參與其中;我就是遺憾那些我閉上眼睛、立刻還能幻聽到的高談闊論,那些興高采烈,而他們漸漸地在時代的前進中,慢慢遺落在後面,而聲音越來越小了……

那麼,我來說吧!

我來說一些關於吉他與音樂的事,好對過去許多值得懷念的人、事、物,做一個收納珍藏的歷史整理;也說一些對於臺灣音樂製作環境的未來展望,期待這些敝帚自珍的想法, 還可以有一點承先啓後的作用。

然後,你也說了。

然後,他也說了。

然後,人們交談的溫度回來了。

然後,音樂又開始興高采烈了!

我不知道天堂是不是應該就長得像這樣。但如果是這樣,不是很好嗎?

所以,就開始吧!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View all posts